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Rethinking the Issue of Innateness=經驗論與先天論之比較 |
---|---|
作 者 | 劉長虹; | 書刊名 | 中華心理學刊 |
卷 期 | 43:1 2001.06[民90.06] |
頁 次 | 頁11-21 |
分類號 | 170.1 |
關鍵詞 | 概念學習; 經驗論; 先天論; Concept acquisition; Nativism; Empiricism; |
語 文 | 英文(English) |
中文摘要 | 我們頭腦中所具概念究竟自何而來?對此問經驗論和先天論者提出了諸多答案。然而這些答案常有嚴重缺陷。對於經驗論者的理論Fodor已給與精闢的批判。經驗論者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能提供概念學習的機制。心理學流行的經驗論理論實質上多與概念學習本身無關。其原因是這些概念學習的研究只著眼於初合概念的組合過程,不能解類作為組合因素的單純概念的來汵。經驗論種種失敗使Fodor決意另闢蹊徑,從而對於概念的生成過程作出了一種相當極端的先天論的結論。據此理論,除了諸如”黃牛”,”鮮花”一類複合概念可以通過組合的機制於後天獲得之外,所有的單純概念,諸如”黃牛”、”鮮花”的構成成份”黃”,”牛”,”鮮”、”花”等等,均需先天所有而不可習得。概念習得的順序也依先天已定的程序。兒童之所以先習得”鮮花”後習得”習因”、”元素”等概念,是因為他們的先天程序中已決定哪些概念先為環境觸發,哪些概念後為環境觸發。 此文意在對這些理論衝突提供批判性的分析。首先筆者對先天論的擁護者及反對者之間的辯論做了簡要的介紹。其中所涉及問題有概念的遺傳編碼及發生機制的關係,先天性概念的普遍性與物種內及物種間相關溝通的關係,以及先天性概念與生物進化的關係等。筆者一方面肯定Fodor對經驗論批評的合理性,一方面指出Fodor先天論的弊病在於它無法解類概念如何為環境所觸發。 筆力認為近年來神經網路理論的發展對傳統的概念習得理論提供了種種新的啟示。這一發展特別是對Forder所信奉的某些前提條件形成了嚴重的挑戰。這些前提包括:單純概念是不可再分的原子表象;單純概念的基準在於可否對其概念給與定義,概念學習必須通過歸納邏輯才可實現;所有的單純概念必然是先天固有的概念;概念的表象必須以顯在的形式表現。然而,神經網理論意味著概念可在準概念的處理過程中生成。由於概念可由準概念之間的聯接來表現,單純概念並不一定單純。並且概念的內涵也可經過潛在的形式來表現。概念學習則可以通過準概念之間聯接圖式及強弱關係的變換來實現,故不定只經歸納邏輯才能實現。這些發現說明儘管神經網路研究仍不能解決係統的經驗論與先天論之,它的發展卻有助於揭示傳統理論中的問題。 除了神經網路研究之外,生態心理學及物體認知等理論的發展對概念學習理論也有引人注目的啟示。如神經網路研究一樣,這些領域的發現有助於闡明物體概念的來源。研究多頗向於證明物體的表象可以通過少數視覺或其它知覺要因來構成。每種物種結構的特殊性可通過作用於知覺的物理環境中恆常特性來探查。以此見解,自然沒有必要將所有的物體概念統統編碼於神經系統之內。 筆者最後指出,儘管經驗論於先天論之分在歷史沿襲對於當成理論的發展卻是弊多於利。其弊害的主因是這兩種立場在現實中遠非像它們表栽上那樣明確。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將自己擺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即使像Fodor這樣被視作極端的先天論者也宣稱自己與經驗論者之間不過是量上的區別而己。由於對經驗論與先天論的劃分和解類因人而異,兩者的應用常常成為理論上混亂的根源。因此筆者主張擯棄對理進行這類無益的歸類。取而代之更有成效的研究則應側重於研討更加具體的問題。此類問題應集中於概念體系在個體初期狀態下的具體結構以及其後同一體系成熟和發展的詳細機制。 |
英文摘要 | How do concepts get into our heads? Empiricists and Nativists provide a variety of answers. However, these answers are often flawed. While the Empiricists fail to specify the mechanisms of concept acquisition, the Nativists fail to specify the mechanisms of concept triggering. Some crucial premises embraced by both Empiricists and Nativists are 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nnectionist theories. The validity of these premi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Connectionist and Gibsonian approaches to concept acquisition are discussed.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