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從中國傳統婚姻禮法看女性地位的演變
- 歐體法院對婦女保障名額的判決--女權運動的反挫
- The Representations of Rape
- 新自由民主與女權運動的先鋒--約翰彌爾
- 沈默之聲:中英二十世紀前的女性書寫--兼論珍.奧斯婷與賀雙卿
- 孫中山先生與中國近代女權運動
- 評介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by 王政(Wang Zheng)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 五四時期的婦女運動
- 從「我的半生記」看謝雪紅所處社會與女性地位
- 從女鬼的出現談漢文化中女性的地位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從中國傳統婚姻禮法看女性地位的演變 |
---|---|
作 者 | 張豐隆; | 書刊名 | 建中學報 |
卷 期 | 6 2000.12[民89.12] |
頁 次 | 頁227-240 |
分類號 | 544.52 |
關鍵詞 | 傳統婚姻禮法; 女性地位; 男尊女卑; 女權運動; 多妻制度;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我們過去高中歷史教書教材內容,太忽略性別,尤其關於女或與家庭方面。女性群體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半。於人類文明發展的變過程當中,此一群體的相應變化,是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研就的重要訹題,被看成衡量人類文明進步過程的重要指標。中遠古時代相傳是母系社會,對於這方面,我們所知有限。「男女有別」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指的是在農業社會的家庭中分工的特點,男性被重視的乃在農耕上的優勢地位,女性被突顯的是單兒育女與操持家務的恭順形象。自秦漢創建的「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竟然綿延了千年之久。由於農率文明進入鐵犁、耕牛、矛劍為標誌的時代,因需要有強健的筋肉,男性更比女性占太多的優勢地位。文明的演進為兩性在社會地位作了歷史性的改變,從男主女輔發展成為男主女從。自魏晉南北朝至唐期間,由於儒學的衰微與胡風的輸入,男女地位作了歷史性的改變,從男主女輔發展成為男主女從。自魏晉南北朝至唐期間,由於儒學的衰微與胡風的輸入,男女地比較平等。然自宋以降,歷經元、明、清民國迄今,中國的社會一直就是一個非常「男尊女卑」的社會。從婚姻禮法當中,更可以明顯看出。個古以來,男女地位的演變,從人民但知母而不知其父」的不確知的母系社會到「男女有別」的「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再演變成「男尊女卑」的傳統社會,以迄當今的女權運動,這當中女性地位的演變如何?由於中國的禮與法,自漢代以後即不可分。從婚姻禮法中更可看出男尊女卑的情況。本文試圖從中國傳統婚姻禮法看女性地位的演變之梗概。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