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從生態學的角度探討生態經濟發展的可能性=The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of Eco-economic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cology |
---|---|
作 者 | 袁又罡; | 書刊名 | 文理通識學術論壇 |
卷 期 | 4 2000.08[民89.08] |
頁 次 | 頁205-222 |
分類號 | 367 |
關鍵詞 | 生態學; 生態經濟; 區位; 永續發展; 綠色科技;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在即將邁入廿一世紀的現在,人類面臨了許多嚴苛的挑戰,包括文化、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生態的極度惡化等,要如何解決這些嚴重的課題,恐怕只有訴諸全人類了解與努力,才有可能力挽狂瀾,使人類免於滅亡的危機。而在進行這些努力之前,必須先對人類賴以維生的自然生態系統有一深入了解,畢竟「人定勝天」並不足取,因為「天定亦能勝人」,只有從生態的角度去思考人類的種種作為,才有可能達到順天應人,真正的將問題解決。其實,生態學所要描述的只不過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生物之間的各種關係,透過這些關係的穩定運作,自然生態系統才能維持動態的平衡,而萬物才得以滋生蔓延。但問題是自從人類邁入機械文明以來,為獲取足夠的資源,不斷向自然伸手,結果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已逐步超出自然生態系統所能供給的極限,而人類的經濟發展也因此面臨了成長遲緩的蕭條景象,在新區位的開發趕不上實際需求的同時,自然系統中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也遭到限制,於是人類所創發出來的各種體系將趨於崩潰。於是有識之士乃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希望藉由學理的研究、實驗室的努力,使得後代子孫也有資源可用,同時不因國別、技術與科學能力的不同而有差異,也就是要達到社會、經濟與環境生態間之公平性、永續性與共同性。同時,藉由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來矯正夾纏不清的經濟生態學理論與想法,並且從不同的經濟組成份子進行修正,使企業家、消費者、市場機能間都能妥適的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當然,綠色科技的發展是一條良好的發展選擇,但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諸如生態效益的評估與環境管理的技術發展等,也是導向生態經濟的必備手段。所以,台灣經濟的奇蹟只能算是過去的成果,要繼續維持這樣的成就,必須有新思惟與新做法,同時也要了解「投資愈多並不等於成長一定實現」、「真正的成長應有選擇性」、「綠色科技之技術發展與基礎科學的研究必須並重」。最後,為了在有限的資源供給下來達成永續的發展目的,產官學研的充分整合與合作將是未來成功的保障。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