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後冷戰時期臺海兩岸的外交競賽--以與東南亞國家互動關係為例
- 從後冷戰時期美國與中共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談我國所面臨的國防安全及其因應之道
- 冷戰後之安全威脅
- 後冷戰時期美中臺間三角關係的分析
- 從國際體系變遷看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日本之外交關係
- 後冷戰結構下兩岸經貿互動關係的思維
- 從文明衝突到大棋盤--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思考的變遷[評Samuel P. Huntington著«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與Zbigniew Brzezinski著«The Grand Chessboard»]
- 從後冷戰時期強權的亞太戰略談起
- The Isolationist Heritage and America's Post-Cold War Foreign Policy
- 後冷戰時期東南亞之區域安全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冷戰後之安全威脅= |
---|---|
作者 | 大衛坎貝爾; 馬振宇; |
期刊 | 海軍學術月刊 |
出版日期 | 19970200 |
卷期 | 31:2 1997.02[民86.02] |
頁次 | 頁14-20 |
分類號 | 592.42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冷戰; |
中文摘要 | 一、冷戰結束前後,威脅最大的差異在於冷戰時的威脅是明確易辨的,人們往往 知道威脅何在及如何事先妥為因應;冷戰後卻是在一種沒有假想敵,發展不明確與目標模糊 ,卻又隨時隨地可能出事的狀況。 二、威脅是多方面的,並不僅限於軍事。今天純為經濟發展或意識型態而打仗已不太可能。 可能的卻是各地種族或宗教問題的積怨夙仇。同時各地蓬勃發展的工業化與現代化,使高科 技武器的擴散更難管制,亦為未來安全威脅的一種隱憂。 三、海軍未來的任務已由過去冷戰時的海上大戰轉為從事當時較次要的任務,如展示武力、 支援干預及必要時用武打敗侵略,亦可將之分成:影響(展示)、執行(干預)、圍堵及直 接防衛主權完整。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