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兩岸加入WTO後,對我國經貿之影響 |
---|---|
作 者 | 翁明志; | 書刊名 | 產業調查與技術季刊 |
卷 期 | 138 2001.07[民90.07] |
頁 次 | 頁2-23 |
分類號 | 558.52 |
關鍵詞 | 兩岸; 經貿; WTO;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隨著2001年APEC部長級會議於6月在上海閉幕,兩岸加入WTO行程已近尾聲,一般 預料應可於 2001 年 11 月於卡達召開之 WTO 部長級會議或明年初召開總理事會時, 正式 成為 WTO 會員國。在 WTO 宗旨下,各會員國應開放市場,撤除不合理貿易障礙,依比較利 益原則,追求全球福利最大化。由於我國在申請入會期間即致力於各項經貿改革,除少數內 需型產業仍受到貿易保護外,大致上皆已符合 WTO 規範,因此加入 WTO 對我國短期雖造成 衝擊,但長期而言具有正面效益。惟兩岸長年處分立分治狀態,近年來雖經貿互動較為頻繁 ,然我對大陸產品進口仍有許多管制。 依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00 年我國對大陸地區貿 易總額為 323.9 億美元, 佔我國貿易比重 11.2 %,貿易順差高達 199.4 億美元。 截至 2001 年 7 月底,我國對大陸管制進口貨品項數比率仍高達 56.4 %。兩岸入會後,在雙方 不引用「排除條款」下,隨著大陸商品大舉入侵,我國對大陸貿易順差將逐漸縮小,而「大 三通」政策亦可望在雙方入會後,貿易依存度日益升高壓力下鬆綁。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即大膽預估, 中國大陸之經濟情況將因進入 WTO 而有重大改變,預估 其經濟總值( GDP )至 2050 年將達到 20 兆美元,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其 展現之強大經濟發展潛力及磁吸效應更為亞洲各國造成莫大壓力。 兩岸未來在 WTO 之架構 下,隨著中國大陸市場開放,外商大舉搶攻下,臺商赴大陸投資及兩岸直接貿易勢為必然趨 勢,為避免我國產業空洞化、邊陲化之危機,應儘速掌握兩岸入會所創龐大商機,對我較具 優勢產業,如資訊電子業、紡織業、石化業、機械業及鋼鐵業等加強兩岸分工與全球行銷, 並善加利用 WTO 架構下之爭端解決機制,改善貿易對手國之不公平待遇。 在傳統產業方面,未來兩岸入會後,將因貿易保護措施取消,在喪失比較利益優勢下,面臨 進口品大量取代及生產規模萎縮之困境,尤其是大幅放寬中國大陸之廉價農、工產品進口, 對國內傳統產業經營更是雪上加霜。面對此困境,我國應加強產業升級,致力於發展具有高 附加價值產業,避免我國對大陸所享有之高額貿易順差優勢因開放大陸商品進口而逐年喪失 。 在大陸方面,因經貿體制受到 WTO 規範,減少經營環境之不確定性,將吸引另一批臺商 前往投資,並將產品回銷我國,產生「投資帶動貿易效果」,造成臺灣對中國大陸所享有之 貿易順差加速惡化。我國政府應積極推動大三通,在兩岸直航架構下,有利於我國廠商將中 國大陸生產之半成品運回臺灣從事高附加價值之加工,臺商之核心技術不需赴大陸設廠,即 可利用兩岸產業分工體系共享利潤,減緩「投資帶動貿易」效果,避免資金、技術過度外流 。由於我國在管理、行銷、技術及研發方面優於中國大陸,而中國大陸則在勞力、土地及環 保政策方面佔有絕對之優勢,未來兩岸應朝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比較利益原則下進行專業 分工,以提升臺灣競爭力。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