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莊子.齊物論」中的語言問題=The Problem of Language in 「Chuang Tzu Chyi-Wuh-Luenn」 |
---|---|
作 者 | 劉德明; | 書刊名 | 中臺學報 |
卷 期 | 11 1999.10[民88.10] |
頁 次 | 頁175-189 |
分類號 | 121.33 |
關鍵詞 | 莊子; 齊物論; 言; 辯; 實踐; 語言;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莊子》一書是研究道家思想之重要典籍,而〈齊物論〉更是《莊子》一書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本文即是由對〈齊物論〉中言與辯相關問題的釐定入手,進一步探求莊子在此篇中所欲傳達的義理內容。 本文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由〈齊物論〉之兩種理解方式為線索,討論這兩種理解方式的利弊。第二部分則在討論世間之「物論」的諸項特點及莊子認為「物論」可能帶出的種種分辨與煩惱。第三部分在論述莊子既不認為人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物論」達致真理,但另一方面莊子也不是一般所謂的「相對主義」者。相反的,莊子認為人與人是可以共通的,而其間最主要的關鍵點在於心之「明」。心有了「明」的功夫,則人可以不落於一隅而得見萬物之無窮。最後部分則在說解莊子之〈齊物論〉與儒墨之論不同之處,筆者認為莊子並非創造出一種「物論」而與儒墨爭勝,相反的,莊子是透過論辯本身的詭謬來「展現」論辯的不足與限制,進而使人跳出論辯的層次而反本朔源進入心靈修養的層次,而這才是莊子的本旨所在。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