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宋本《廣韻》系列並論周祖謨校澤存堂本《廣韻》=Sung Edition of Kuang-yun, Corrigenda in Chou Tsu-mo's Text, and Textual Criticism of Kuang-yun as Reprinted in the Tse-tsun-t'ang Edition in the Ching Dynasty |
---|---|
作 者 | 余迺永; | 書刊名 | 國立編譯館館刊 |
卷 期 | 29:1 民89.06 |
頁 次 | 頁121-132 |
分類號 | 802.421 |
關鍵詞 | 宋本; 廣韻; 周祖謨;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現存宋本《廣韻》有三系,即黑水城北宋本殘卷與南宋高宗時刊本,及寧宗時翻刻本為一系,南宋孝宗時浙刊巾箱本與閩刻鉅宋本各為一系。高宗本及鉅宋本之全帙均藏日本內閣文庫,巾箱本前後缺四十二頁藏於臺北國家圖書館。三系以鉅宋本最近於北宋初刻本,影響元後略注本者亦最多,巾箱本之內涵則異於高宗本系及鉅宋本系,是以另成一系也。 清代翻刻宋本《廣韻》者以張士俊澤存堂本最著名,批校者亦至夥,近人周謨遂得以踵事增華,於一九三七年出版《廣韻》校本及校勘記。可惜嗣後五十餘年不予修正,以故後來於國內出版之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及鉅宋本均未嘗引用,日本藏之全帙南宋高宗刊刻本及鉅宋本乃至近年出版之北宋殘卷更無論矣。 周氏對《廣韻》版本之認知既欠周遍,復疏於經訓,難免於力詆張刻之餘,輒以不誤為誤,且厚誣張刻動輒竄改原書。本文試研周校跋文臚列所謂澤存堂本之謬,比對《廣韻》諸本,證張刻之前固自如此;並由張刻序跋及與諸本校勘結果,知張刻亦曾參考諸本之長而非徒擅改原刻而已。至於周氏訛校訛補之例,尤指不勝屈。茲略陳其訛改十類為例,以明《廣韻》非重校不足以知其本來面目。至於全書反切之擬音及又切之互註更非周校所能及也。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